刘圣春教授是我校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同时身兼数职,担任天津大学外聘博士生导师、天津市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天津市制冷学会副理事长、全国连锁经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制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术语和定义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从教17年来,他深入践行教育家精神,扎根在基层教学科研一线,全心全意投入教书育人事业。作为学院带头人,他将知识与经验全部贡献给学院建设,奋力谱写了立德树人的崭新篇章。

他荣誉等身,2017年,他荣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天津市教育系统劳动竞赛示范岗称号。2018年获天津市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2019年、2022年两度次获天津市工程专业学位论文优秀指导教师。2022年他获天津市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3年又被评为天津市本科优秀论文指导教师。
坚持育人为先,教学水平精湛
自从登上三尺讲台,他始终坚守“教书育人”的初心使命,严把教学环节的每一关,精心设计教案,备课细致详尽,又不断探索教学改革创新。他先后参加完成教育部新工科建设项目1项、天津市教学改革重点项目1项。此外,他还主持并完成了天津市教学改革一般项目2项、教育部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重点项目1项,出版教材3部,专著1部。作为校内研究生指导教师,他指导的研究生20余人如期毕业,其中4人考取了博士研究生,2人荣获天津市工程专业学位优秀论文。作为外聘博士生导师,他指导1名天津大学在读工程博士。“刘老师对待教学严谨认真,善于探索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效果非常好,是我们喜欢的好老师。”提及刘圣春老师,学生们都是连连称赞。
坚守科研阵地,成果领先国内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作为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青年委员会委员,他始终将总书记关于科学家精神的重要论述作为鞭策自身、深耕科研的方向指引。他已经先后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项目7项,企业合作项目3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检索40篇,授权发明专利7项。在此基础上,他积极将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服务于社会。他与10余家行业企业保持科研合作,不断将成果推广到更广阔的领域。作为《制冷与空调》《流体机械》等杂志编委,他加大与行业企业进行技术交流,专注环保制冷剂应用研究,2017年荣获由UNDP、UNEP、UNIDO、WB以及FECO联合颁发的荣誉证书,以表彰他在保护臭氧层方面做出的贡献和努力。
坚定理想信念,发挥“头雁”效应
工作中,他始终不渝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善于润物无声的教学模式,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他们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养成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效的工作作风。正是这些教学创新,他荣获天津商业大学首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称号。自担任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以来,他身体力行带领全院上下锐意进取。突出党建引领,他创造性地开展了“党建工作圆桌会”、“周五集中服务日”等活动,以解决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推动了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学院荣获全国样板支部1个,天津市功能型党支部1个,培育出天津市优秀辅导员1人。
他着力加强新工科建设,亲自挂帅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负责人,带领团队成功创建了2个新工科专业。在专业建设方面,学院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2个,其中,他本人担任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应用的专业负责人。在课程建设方面,他主要负责的《制冷原理与设备》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课程,并组织申报了2个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天津市一流课程以及思政课程,全部成功获批;他主编的教材也被评为天津市课程思政优秀教材。在科研与平台建设方面,学院成功获得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的认定,并顺利完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验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