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是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引领的全球化澎湃新纪元,国际经贸领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深刻变革。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贸易往来频繁,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也随之与日俱增。高水平对外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也对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国际经贸人才提出了新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第39个教师节之际提出要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教育家精神是中国特有的教育精神,包括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等多重内涵,是教育改革创新的动力和教育发展的指南,更为培养新时代国际经贸人才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1.坚定信仰,大义担当
教育家精神是高等教育前行道路上照亮方向的明灯,是点燃人才培养激情的火炬。教育家精神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是培养忠于国家和民族的国际经贸人才的基石。问古时,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以传承华夏文明的强烈责任感,周游列国,广收门徒,有教无类,为当时的社会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奠定了中国的教育传统和教育理念,至今仍熠熠生辉。看今朝,广大教师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育人先育己,教师更要不忘中华民族的优秀教育传统,弘扬教育家精神,在纷繁多变的国际局势中,坚定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锚定方向不偏航,在惊涛骇浪中淡定自如,一往直前。我们要以教书育人为己任,舍小我为大我,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不负重托,勇于担当,甘做园丁,默默奉献,让灵魂发光,为学子导航。
在国际经贸人才的培养中,我们要以国家和民族大义为担当,培养学生“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激励学生树立为国家和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的远大目标。国际经贸领域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有一颗爱国之心。只有热爱自己的国家,才能在国际经贸交往中,始终维护国家的利益,为国家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为此,在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当中,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忠于国家和民族的情怀贯穿在学科建设、专业发展、课程设计和实践教学等全过程,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国际经贸良才。
2.高尚情操,传道根基
无声润心田,德化自长吟。师者以传道为先务,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不为私利所动,不为小利所诱,方可知“道”明“道”,从而“言为士则、行为世范”,为“人师”,更为“经师”,既“教书”又“育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我们要以教育家精神为动力,坚定社会主义道德信念,做“大先生”。一个优秀的国际经贸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商业操守。
教书育人是教育家精神的核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家的使命既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品德、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国际经贸活动中,诚信是基石,只有坚守诚信原则,方能赢得国际市场的信任和尊重。因此,我们培养的国际经贸人才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才能够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砥砺前行,无私奉献。
3. 授业解惑,守正行稳
博学笃志育桃李,砥砺前行守初心。授业解惑是教师应尽的职责。高水平对外开放所需的国际经贸人才,要扎实掌握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经贸惯例以及国际商务运营等多领域的知识技能,能够熟练运用国际贸易规则,处理复杂的国际贸易问题,并具备外语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团队协作和领导能力,能够适应新的挑战和机遇,提出新的解决方案的创新能力,以及法律和合规意识。这要求教师需秉持严谨治学的教育家精神对待教学和研究工作,不仅具备全面系统的知识储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深刻的洞察力,又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踏踏实实的教风,不慕虚名,躬耕教学,守正行稳,追求卓越。通过个性化教学,言传身教,授人以渔,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扎实掌握专业知识的能力,为其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4. 笃学弘毅,创新致远
创新精神是推动国际经贸发展的重要动力。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脱颖而出。作为教师,我们要以创新精神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利用前沿教学手段,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以一流课程为抓手,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使国际经贸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并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融会贯通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鼓励学生勇于突破传统思维束缚。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应敏锐地洞察商业领域的巨大潜力,敢于尝试新的商业模式和贸易新业态,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经贸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5. 文化自信,开放包容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开放包容,海纳百川。教育家应以仁爱之心、尊重和开放的心态包容不同的文化,强调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使他们在走向世界时,能从容面对不同文化的价值观、信仰和传统。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需凭借仁爱之心,以一览众山小的气概、广阔的文化视野,自信地面对全球文化差异,保持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观点。这种尊重和开放的心态有助于建立信任关系,减少文化冲突。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国际经贸人才具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交流和理解的能力。
6. 严谨治学,关爱学生
千锤百炼铸学问,一丝不苟求真知。严谨治学是教育家精神的重要体现。国际经贸领域知识体系庞大,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外语等多个学科,而且知识更新速度极快。教师必须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教学和研究工作,不断追求卓越;深入研究国际经贸的前沿理论和实践案例,将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仁爱之心传温暖,春风化雨润无声。关爱学生是教育家精神的温暖底色,作为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特点和兴趣。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我们应因材施教,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同时,教师还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让他们能够勇敢地面对挑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国家需要的国际经贸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作为教育家精神的传承者和实践者,教师应不断自我完善,以爱国敬业为基石,以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为核心,以关爱学生为动力,不断探索创新,为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国际经贸人才而努力奋斗。相信在教育家精神的引领下,以高尚的师德、扎实的学识和创新的教学方法,我们一定能够培养出大批具有高尚情操、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国际经贸良才,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经贸合作做出更大的贡献。